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信息>> 培训动态

红色档案赋能高校教师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作者:纪红波 加小双 韩曙光2024-03-21

红色档案天然具有红色基因,蕴含丰富的思政要素和文化元素,是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和思政教育的优质资源,更是坚定文化自信、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珍贵资源。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档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

高校教师党支部承担教育、管理、监督教师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等多项职责。新时代强化高校教师党建和业务工作在政治、组织、目标、人员、制度、资源、成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基本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明道、取势、优术”3个层面系统分析如何基于红色档案充分赋能高校教师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一、明道:认知红色档案对于高校教师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殷殷嘱托做好老师、做“大先生”、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教必先强师,筑牢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思想根基,对于建设教育强国至关重要。

红色档案承载客观史实、保存历史细节、蕴含情感记忆,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宝贵资料,更是党史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在高校教师的思政学习中,红色档案作为真实素材,有利于推进思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加深高校教师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升思政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来说,一方面,有利于引导高校教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其自觉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

二是有利于将红色档案融入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基本业务,推进其价值深度挖掘。红色档案资源蕴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和情感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凭证、教育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是重要的文化资产。这些宝贵资源具有强基础、增实效的重要作用,既可以成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生动素材,也可以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特别是人文社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反向来说,高校教师将红色档案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基本业务中,也可以有效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细度和精度,推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红色档案立德树人、以史育人的现实作用,形成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批驳,丰富红色教育内涵,确保高等教育初心不移、本色不改、目标不变。

三是有利于破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现实难题,推进打造“双融双促”新样本。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

在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其出现了“重业务、轻党建”的现象,多数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才是主业,党建工作利用业余和碎片时间完成即可,无需投入太多。如何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仍处在“破题”阶段。红色档案既关联党建工作本身,也密切联系着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可以作为有效抓手,推动打造“政治强、业务强、合力强”的高校教师党支部。

二、取势:把握国家各项战略之势锐意创新乘势而上

取国家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之势。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为加快数字技术迭代升级,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而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打造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促进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目标。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提供深刻的战略指引和行动指南。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必然带来红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发展,推进红色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和数字服务水平提升,为红色档案深度融入高校教师党建和业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取国家加强红色档案资源建设之势。红色档案工作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构成。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档案资源建设,强调用好用活红色档案资源,把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与党性教育、“五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深入挖掘红色档案资源,建立专题档案资料库,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档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档案局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加大红色档案资源抢救、征集和保护力度。开展红色档案资源名录建设,结合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做好红色档案资源摸底,加快建成系统完整的全国革命历史档案目录数据库。

国家对红色档案资源建设的系统规划和部署,必将推动分散、零散、碎片化的红色档案资源得到科学收集、整理、保管、开发和利用,为红色档案深度融入高校教师党建和业务工作提供了资源保障。

取国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势。思政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高校是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让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

“大思政课”建设对红色档案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提出了新要求,为推进红色档案深度融入高校教师党建和业务工作提供了路径指引。

三、优术:有序开展“党建+红色档案+”工程

开展“党建+红色档案+课程思政”工程。“党建+课程思政”既是高校进一步发挥育人效用、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健全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手段之一,又是其创新党建工作的必然之举。

将红色档案资源充分融入“党建+课程思政”,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档案的思政元素,将其纳入教育内容体系,联合社会多元主体协作,并通过理论教学设计、实践教学组织、场景化教学设计等方式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对学生的吸引力与亲和力,真正落实“大思政课”育人模式。如,南京理工大学联合江苏省档案局、省档案馆举办“牢记嘱托强担当 感恩奋进走在前——‘档案赋能思政,馆校共育新人’情景思政课展示活动”;浙江省档案馆、省教育厅会同相关高校联合举办“档案里的初心故事——珍贵红色档案文献展”。这些活动均取得良好成效,成为红色档案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生动样本。

开展“党建+红色档案+科研创新”工程。红色档案资源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均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高校教师可以依托红色档案资源建立科研课题,并协同多部门、多机构深度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教师基于学科专业优势,以红色档案作为研究对象,先后承担“中国红色文献档案资源库建设”“基于知识图谱的北京红色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数字人文视角下基于档案数据的红色叙事研究:理念、路径与方法”等多项科研项目,形成红色档案科研项目群。这些红色档案课题研究有利于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特别是档案学与数字人文的协同创新。

同时,在开展项目过程中,通过对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强化了面向教师的思政教育,真正实现党建与科研的同心同向和双融双促。

开展“党建+红色档案+人才培养”工程。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聚合地,必须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担当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育人育才的责任使命。红色档案在育人铸魂上具有独特作用,不仅可以将其深度融合到各个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同时还可以将其深入融合进第二课堂思政建设,进一步丰富育人内容、拓宽育人场域、提升育人成效。如,中国人民大学推出的“校史青年说”系列微视频,便是以红色校史档案为依托,鼓励学生们深入鲜活档案史料、挖掘真实故事、学习先锋榜样、读懂光荣校史,通过对这些红色校史档案的系统解读,阐发青年感悟思考。再如,成都市档案馆主办的档案文化品牌活动“读档时光”,实现红色档案进校园,通过“读档+分享+互动”的沉浸式体验,用红色档案引领和教育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青年说》系列微视频 资料图

 

综上所述,做好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关键所在。

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而言,避免党建和业务“两张皮”,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在这方面,红色档案纵联党史发展百年历程、横现国家巨变千般模样,上通思想政治教育凝心铸魂,下达教师教学科研基本业务,可以成为推进高校教师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重要抓手。需要乘势而上,推动更深入的前沿思考和更多的创新实践。

 

(作者纪红波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党委书记,加小双系该院副教授,韩曙光系该院党委副书记)

【本文为2023年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专委会重点课题“红色资源赋能高校教师党支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研究”成果之一】

 

来源:《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