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信息>> 培训动态

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与实现形式 $br——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

作者:姜晓云 刘维荣2024-03-26

研读中国高校校史,可以发现其独特之处:始终饱含强烈的家国情怀,承载为国奋斗的历史,反映民族精神的气质,体现大学使命的自觉。高校校史档案记录和见证着高校建设、发展历程,具有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作用,极具课程思政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源自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大学之一。翻开南师大校史档案,可以看到,师范传统一脉相承、红色血脉生生不息、学术研究薪火相传、“厚生精神”代代相传。校史档案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需要不断挖掘与弘扬。

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的体系化设计

将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这种“融合”需要高校高度重视,形成体系化的设计,以便在“立德树人”方面形成协同效应。

 首先,高校要有组织地将校史档案“文本化”,供课程思政之用。具体可从3个层面入手。一是学校层面,首要任务是依托校史档案编写“大事记”,并据此编写“校史”或“校志”,在此基础上也可建设校史馆、博物馆等。学校也可成立或申请成立校史研究室、校史上名家大师相关研究机构,如南师大设立的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吴贻芳研究中心等。二是部门层面,可结合自身职能编写专题史,如党建史、本科教育教学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等,校档案馆要立足校史档案挖掘校史文化。南师大档案馆曾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连续19个月在其微信公众号推出了76篇原创文章,在校内外引起极大反响。三是二级院系层面,可编写学科史、人物志。校档案馆会同文学院编写了《随园文脉》丛书,内容包括中文学科建设发展史和11位大师的传记。这些珍贵的校史档案资源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高校要有组织地将校史档案“课程化”,并应用于课程思政。高校思政课程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各学院专职辅导员承担。高校课程思政主要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统筹管理。高校校史文化建设主要由党委宣传部、档案馆或校史室牵头。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在专业领域的具体化,就是要挖掘课程内容和校史档案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元素,通过教材或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此,做好校史档案课程化的协同工作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强统筹。具体而言,要有校史档案、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意识,更好地做好“三全育人”工作;将校史档案“融入”各类课程(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应具有传授知识、思政教育及校史教育三重任务,形成协同效应。

最后,高校要有组织地将校史档案“机制化”,找准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从学校层面来看,南师大校长每年会为入学新生上“第一课”,主要就是发挥校史档案的育人作用。新生参观校史馆,聆听讲解员讲解校史更是入学必修课。从学院层面来看,结合院史、学科史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也是一个趋势。从教师层面来看,其所承担的课程思政,总能在校史档案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高校有组织地开展教研活动,能为广大教师找到更多校史档案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

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作为青年的聚集地和时代新人的培育场,孕育着丰厚且独特的文化资源。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程思政有多种实现形式: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最生动的形式是“第二课堂”,最广阔的天地是社会实践,充分体现在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中。

将高校校史档案融入课堂教学。一是可以为本科生开设专门的“校史文化课程”,增进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培养其爱国荣校之情。南师大档案馆曾为本科生开设“校史文化”博雅课程并编有专门教材,受到广泛欢迎。二是校史档案可以融入思政课程,南师大思政课实行模块化教学,校史文化可作为其中的一个板块。三是校史档案可以融入所有课程思政,南师大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虽成立不久,但善于挖掘院史,刘恩兰校友是中国第一位女海洋学家,被誉为中国“海的女儿”,其爱国精神和科学家品质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院、美术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文学院等学院更是具有丰富的院史资源,许多文化元素可以融入课程思政。

 

图片1.png 

《大先生说》剧照 资料图

 

将高校校史档案融入“第二课堂”。传统的校史文化教育往往以校史征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当前的校史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甚至涉及影视作品。南师大建校120周年时,学校排演校史剧《大先生说》,展现了几代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主张,生动塑造了大先生们潜心耕耘、著书立说、立德树人的人物群像,感动了无数人。学校举办的“校史展暨21世纪以来办学成就展”、“美术教育艺术作品展”、校史主题有声征文等活动也备受校内外关注。其中,校史主题有声征文活动获《光明日报》点赞。

将高校校史档案融入社会实践。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力。一是师范不仅是特色,更是本色与底色,需要进一步发挥师范传统,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涌现更多的人民教育家,更好支撑江苏基础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支持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二是建设好一流教育学科,在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上实现大突破,在构建教育治理新格局、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上展现大担当,在完善国家统编教材、课程标准等领域上贡献大成果,在中国教育方案的全球推广中展现大作为,在德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三是围绕“师范特色、文科特长、理科特强、工科特新”,持续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战略科技和创新团队的引育,培养一流时代新人。四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法治现代化、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江苏双向开放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在相互借鉴中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将校史档案融入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高校校史文化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亲切的、可感知的、易接受的、可传承创新的文化,尤其是校史上的变革性举措或者引领性人物,更是深入人心、催人奋进。2023年,南师大积极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并揭牌了首批7所书院:未来书院、三江书院、贻芳书院、圭璋书院、懋仪书院、旭旦书院、邦杰书院。这7所书院的名称,除未来书院外,其它6所均与校史相关,其中三江书院源于学校的源头三江师范学堂,另5所源于校史上名家大师的姓名,即著名教育家吴贻芳、词学大师唐圭璋、哈佛大学首位中国女化学博士吴懋仪、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中国苔藓学之父”陈邦杰。这7所书院的成立,是南师大在新时代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南师精神、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而做出的重要决策。学校通过建立通专结合体系,健全思政工作机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书院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文化社区和成长成才的育人基地。

 

(作者姜晓云系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刘维荣系江苏省档案馆研究馆员)

 

来源:《中国档案报》